奠基文
郑州一中语文组 王晓伟
岁在戊戌,冬月之仲。不辞劬劳,勠力筑梦。切磋琢磨,庠序再萌。传薪港区,弦歌时行。深揖杏坛,虔肃躬耕。龙骞凤翥,郁郁蓬蓬。冀乎立心立命,望其立德立功。广厦起于兹土,俊杰萃乎地灵。上善崇命,君子临风。十年树之,百年经营。集水木而清华,有祥云之从龙。积厚土以成山,实蕴玉而辉生。根植华夏,悦纳九州。芝兰春荣,折桂迁莺。喜高山流水间,揽天下之群英。众曰:精雕细刻,教苑长风,高山景行,共济和衷!
[释义]
郑州一中语文组 王晓伟
岁在戊戌,冬月之仲。
[冬月]十一月。
不辞劬劳,勠力筑梦。
[劬qú劳]辛苦,劳累。
[勠力]合力;并力。
切磋琢磨,庠序再萌。
[切磋琢磨]汉·王充《论衡·量知篇》:“人之学问;知能成就;犹骨象玉石;切磋琢磨也。”古代把骨头加工成器物叫“切”,把象牙加工成器物叫“磋”,把玉加工成器物叫“琢”,把石头加工成器物叫“磨”。比喻互相商量研究,学习长处,纠正缺点。
传薪港区,弦歌时行。
[传薪]取“薪火相传”之意。薪火相传:比喻师生传授,学问和技艺一代代地继承下去。
[弦歌]泛指礼乐教化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 孔子游于匡,宋人围之数匝,而弦歌不辍。”弦歌不辍:以琴瑟伴奏而歌诵,指来表达保持教化育人的精神。
[时行]应时发生。
深揖杏坛,虔肃躬耕。
[杏坛]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之处。泛指授徒讲学之处。今喻教育界。《庄子·渔父篇》载:“孔子游于缁帷之林,休坐乎杏坛之上。弟子读书,孔子弦歌鼓琴。”
[虔肃]恭敬谨肃。
龙骞凤翥,郁郁蓬蓬。
[骞翥qiān zhù]展翅飞举的样子。
[郁郁]众多的样子。
[蓬蓬]繁盛的样子。
冀乎立心立命,望其立德立功。
[立心立命]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,为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。
[立德立功]《左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太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,其次有立言,虽久不废,此之谓三不朽。”“三立”,现在我们可理解为人生的三个最高标准,或者说是成功人生的“三部曲”,即:修养完美的道德品行,建立伟大的功勋业绩,确立独到的论说言辞。说白了,就是做人、做事、做学问。
广厦起于兹土,俊杰萃乎地灵。
[广厦]唐代诗人薛据诗云:“明时无废人,广厦无弃材。”(《怀哉行》)又有“广厦尽堪舒笑傲”(宋代吕胜己《满江红》)、“芝兰挺秀庭砌,广厦万间新”(宋代方岳《水调歌头》)、“广厦无氛尘”(唐代刘复《出三城留别幕中三判官》)等句。
[地灵]《滕王阁序》有“人杰地灵”之句。
上善崇命,君子临风。
[上善]《老子》云:“上善若水。”合于学校“善的事业”的定位。
[君子]兰有“花中君子”之称。《孔子家语》载:“芝兰生于深谷,不以无人而不芳;君子修道立德,不为困穷而改节。”
十年树之,百年经营。
[注]取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”之意。《管子·权修 第三》:“ 一年之计,莫如树谷;十年之计,莫如树木;终身之计,莫如树人。”
集水木而清华,有祥云之从龙。
[水木清华]东晋谢混《游西池》:“惠风荡繁囿,白云屯曾阿,景昃鸣禽集,水木湛清华。” 形容园林里池水花木清幽美丽。
[从龙]《周易》云:“云从龙,风从虎,圣人作而万物睹。”
积厚土以成山,实蕴玉而辉生。
[积山]荀子《劝学》云:“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。”又,《周易》云:“云从龙,风从虎,圣人作而万物睹。”
[蕴玉]刘勰《文心雕龙》载:“水含珠而生色,山蕴玉则生辉。”宋代张镃有句云:“玉为楼观银为地。”玉属金。《周易》:“乾为天,为玉为金。”秋天五行为金,寓意收获。
芝兰春荣,折桂迁莺。
[芝兰]芝兰玉树,本比喻高尚人子弟,后亦用作对优秀子弟的美称。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谢太傅问诸子侄:“子弟亦何预人事,而正欲使其佳?”诸人莫有言者。车骑答曰:“譬如芝兰玉树,欲使其生于庭阶耳。”
[春荣]比喻少年时期。“春荣谁不慕,岁寒良独稀。”(潘岳《金谷集作》)
[折桂]我国古代把夺冠登科比喻成折桂,古时科举考试正处在秋季,恰逢桂花开的时候,故借喻高中状元。
[迁莺]唐人多指举试进士及第。
喜高山流水间,揽天下之群英。
[高山流水]指师生之间相互了解、共同进步的和谐生态。
[群英]孟子曰:“君子有三乐,而王天下不与存焉。父母俱存,兄弟无故,一乐也;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二乐也;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三乐也。”大意是说:“君子有三大快乐:父母健在,兄弟平安,这是第一大快乐;上不愧对于天,下不愧对于人,这是第二大快乐;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,这是第三大快乐。”
高山景行,共济和衷。
[高山景行]比喻行为正大光明。指值得效仿的崇高德行。《诗经·小雅·车辖》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”
上一篇:郑州一中航空港校区成功奠基
联系方式:371-86217733(教务处) 0371-86210122(办公室) 企业邮箱:zzyzgqshiyan@126.com 地址:郑州航空区新港大道与新港八路交叉口向东100米路北
Copyright @2015 http://www.xinsu360.cn All rights reserved
版权所有 郑州一中国际航空港实验学校